平等院的庭园是平安时代(794~1185年)盛行的净土庭园中最出色的范例。这种庭园风格的目标是重现地上的极乐西方净土(佛教的净土)。在凤凰堂与其他建筑物构成的综合设施中,结合了阿字池、宇治川以及以山为背景的自然环境,共同塑造出平安时代贵族极为向往的西方极乐净土的完美世界。这座庭园同时也是人类与自然之间理想关系的完美体现。 这类庭园被认为是世界最古老的园艺手册《作庭记》中所描述的理想庭园。根据该手册,藤原赖通的次子橘俊纲于1052年将一处别墅改建为寺院。至于橘俊纲在撰写手册时是否以平等院为范本,目前尚无法确定,但该庭园与建筑明确体现了创造地上西方极乐净土的强烈愿望。该庭园是平安时代完成的最古老的净土庭园,现已被指定为国家史迹与名胜地。
阿字池
在密教中,以“阿”这个字表现宇宙万物不生不灭的真理,并模仿“大日如来”世界中的宝池来建造庭园。庭园承载着对西方净土的祈愿,池塘中央设有中岛,上面建有阿弥陀佛的宫殿,被视为浮于极乐宝池之上的楼阁。
使用该词语的文化遗产
天平时代
指从729年至749年的时期。以奈良的都城平城京为中心而繁荣发展的贵族与佛教文化。这一时期的文化因圣武天皇时期的年号“天平”而被称为“天平文化”。
使用该词语的文化遗产
使用该词语的文化遗产
寄木造
一种木雕技法,将多块木材组合制作雕像的头部和身体部分。优点是能透过挖空内部来减轻重量,并能以较少的木材制作出大型雕像等。这是日本独有的技法,于平安时代中期至后期完成发展。
使用该词语的文化遗产
使用该词语的文化遗产
藤原赖通
生于992年(正历3年),卒于1074年(承保1年)。父为藤原道长,母为源雅信之女凛子。历任后朱雀天皇至后冷泉天皇的关白,共服务于三代天皇。1027年(万寿4年),继承父亲道长的宇治殿,1052年(永承7年)建立本堂,并命名为平等院。
使用该词语的文化遗产
平安时代
指从桓武天皇平安迁都(794年)至镰仓幕府成立(1185年)为止的约400年间,政权中心位于平安京(京都)的时代。通常分为初、中、后三个时期,即律令制再兴期、摄关期、院政期(末期为平氏政权期)。亦称平安朝时代。
使用该词语的文化遗产